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高校招生 > 文章正文
 
北大2007年招生有两大新变化
2007-4-4 11:02:00 来源:不详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北京考试报记者 姜殿军

  据北京大学招办主任刘明利介绍,北大2007年招生简章将于近期出台。2007年北大招生计划与去年基本持平,本部计划招生2650人,其中在京计划为300人。北大医学部本科计划招生640人,专科计划200人,其中专科计划全部为北京生源。

  刘明利介绍,北大的招生政策已经趋于成熟,今年的招生政策基本保持稳定。今年北大将继续实施按大类招生,大部分院系按学科大类招生,入校后先学习共同的基础课程,同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不同课程,在学习一至三年后,再分流到不同专业方向培养。

  北大今年招生的一个新变化是天文系将单独招生。往年,该系和物理学院其他专业一起按“物理学类”招生。另一个变化是国防生、定向生的优惠政策调整到志愿不足可在北大录取线下降10分以内录取。往年,国防生、定向生可降20分以内录取。

  部分专业只录志愿考生

  北大部分专业仍将实行有专业志愿才录取的原则。其中包括中文(理科,应用语言学方向)、历史学类、考古学、哲学类、地质学基地班和部分小语种专业。今年还将增加天文学和地球空间与科学两个专业。这些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,如志愿不足,可降低至北大录取

分数线
下20分以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,录满为止。

  在京小语种仍是提前批

  北大在北京的小语种专业文理科计划仍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,招生专业包括法语、德语、西班牙语、日语、俄语、阿拉伯语、朝鲜语、印地语、乌尔都语、希伯来语等,其中印地语、乌尔都语、希伯来语等3个语种去年没有招生。北大在小语种招生时,男女生不单独划线,但在扩招计划时,以男生为主。这主要是考虑到教学时男女生比例不能太悬殊。另外,如果考生报考了北大提前批次小语种志愿,本科一批一志愿也报考北大(含医学部),高考分数较高,可向北大申请退出小语种专业录取,参加本科一批录取。

  照顾加分不超过20

  北大承认各省级招办认可的各项加分政策,但最高加分不超过20分。如果考生同时符合多项条件,只能选择最高加分一项,不能累加。

  另外,北大各类特长生招生计划也已确定。艺术特长生今年计划招生30人,已签约60多人。高水平运动员计划招30人,选拔还在进行中。影视编导特长生计划招收15人,已有20余人签约。棋牌特长生招生计划在5人左右。

  北大自主招生占总计划的5%,候选人一般占总计划20%,降分优惠在北大录取线下20-30分。近两年,每年都有80多名北京考生通过自主招生被北大录取。

  元培实验班招150人

  北大元培计划实验班今年计划招生150人左右,其中文科50人,理科100人。北大在2001年开办了元培计划实验班,按照新的教育理念、新的模式进行培养,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,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,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。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,只按文理两类招生。入学后,主要学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,实施通识教育,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和专业。学生一般在第三学期末确定最终的专业方向,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。学校还从各院系聘请资深教授作为导师,对学生进行指导。元培计划实验班推出后,迅速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。2002年以后元培计划实验班直接从高考学生中招生。几年来,学生的平均录取成绩一年比一年高。不少国际奥赛金牌、省级高考总分第一名的考生选择了元培计划实验班。今年北大有3名元培计划学生拿到了美国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。

  北大报考建议

  刘明利说,北大希望招收那些基础好,具备创新思维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,综合素质高的学生。考生填报志愿时,可以参考区县模拟考试排名、所在中学的排名、所在中学每年考上北大的人数等,确定自己能否报考北大。在专业选择上,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,二要参考各专业近年分数线,三要看今年招生计划数。

  近几年,北大各专业的招生分数大体稳定。位于高分区的专业主要有数学科学学院、生命科学学院、元培计划实验班、光华管理学院、经济学院等。今年,北大在全国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有电子信息科学类(330人)、物理学院(200人)、外语学院(200人)、数学科学学院(160人)、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(160人)、法学院(150人)、经济学院(150人)、元培计划实验班(150人)等。

  (计划待批,具体招生数字以最终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和高校简章为准。)

  北大咨询途径多种多样

  北大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多种咨询途径。2007年

北京大学校园开放日暨招生咨询会将于4月14日(8:00—14:00)在北京大学校本部和医学部同时举行。其间将举办招生信息发布会,同时北大各个院系、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图书馆、各类博物馆将向社会开放。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,北大招生办、北大北京招生组、北大医学部招生办、各个院系、校内各有关单位都将设置展台,有专人面对面解答考生、家长关心的问题。同时,多所京外、北京高校也将参加此次咨询活动。

  考生还可以登录北大招生网(www.gotopku.cn),随时了解北大最新的招生政策和信息。北大招生网上的咨询论坛常年开放,招办老师和北大在校学生在线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。

  自2007年起,北大招生网开始举办“人生—理想—学问”系列讲座,陆续邀请北大有多年教学经验、优秀科研成果和丰富招生经验的名师,为高中学生、家长和中学教师做报告,为他们提供高考志愿选择的背景信息,介绍北大有关学科专业现状、人才培养模式和毕业生出路等情况,解答学生适合怎样的大学专业、在北大学什么、毕业后做什么等考生、家长和中学教师关心的问题。每次讲座后还将做招生政策报告与咨询。讲座有关信息可登录北大招生网查询。

[上一页]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下一页]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